1.點擊下面按鈕復制微信號
點擊復制微信號
上海威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
10年產業園運營實戰經驗
南京大學博士、南京大學產業教授
注冊環保工程師
廣東省產業發展專家庫專、深圳市環保協會專家庫專家
現任:中新產服城市發展運營股份有限公司丨聯合創始人
曾任:光大產業集團(民企500強)丨產業總監
曾任:南峰環保集團(特大電鍍環保專業園區)丨技術總監+高級工程師
曾任:中科龍崗技術轉化中心(國企)丨項目經理
曾任:中國石化(500強)丨設計院設計師
實戰案例驅動,拒絕空洞理論——以親身經歷項目為核心素材,將實戰案例融入課程,拆解“拿地-規劃-招商-運營”全流程痛點,用“問題場景+解決方案”的模式讓理論落地,避免純概念堆砌。
技術與產業融合,兼具深度與廣度——結合產業教授視角,串聯“政策導向、產業鏈邏輯、資本運作”,讓技術型學員懂產業,產業型學員懂技術,實現跨維度知識融合。
互動式賦能,聚焦學員落地轉化——摒棄單向灌輸,通過“分組研討、工具演練、實戰復盤”等形式,引導學員結合自身項目提問;并依托政企資研多維資源,為學員提供“政策對接、資源匹配”的延伸建議,助力課程內容轉化為實際操作方案。
擅長領域:產業招商、園區開發規劃與運營、企業園區出海、產業地產投融資等
主講課程:
《AI賦能產業招商與智慧運營》
《園區企業出海戰略及投資機會》
《產業園區全生命周期管理:規劃、招商和運營實戰》
《產業思維下的園區深度運營:從體系搭建到專業園區實務拆解》
《傳統產業園區破局之道——新型專業園區的投資開發與運營》
《新形勢下的產業地產如何破冰——產業思維下的投資招商運營》
——專業領域硬實力+實戰領域項目操刀主力軍——
技術筑基?標準領航:5項行業標準定規+3項專利傍身,用硬核科研實力破解園區運營痛點
全鏈實戰?全球操盤:200萬方載體開發經驗,海內外多業態落地,從規劃設計到招商運營全流程
生態賦能?價值深耕:鏈接政企多維資源,700家企業服務積淀,以產業思維激活園區長效增長
[策劃-園區調研+定位+決策] |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電鍍表面集控區規劃(35平方公里) |
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產業集群規劃(一期1200畝) | |
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航城產業園項目(9.8萬平方米) | |
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(9.6萬平方米) | |
馬來西亞新那旺工業園項目(15.33英畝) | |
泰國EEC經濟走廊汽車產業園項目(18英畝) | |
非洲喀麥隆鋼鐵物流園項目(5萬平方米) | |
馬里新能源貿易物流園項目(一期3.5萬平方米) | |
實施-園區設計+開發+運營: | 廣東省惠州大亞灣智控園項目(9.6萬平方米) |
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機器人產業園項目(13.6萬平方米) | |
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半導體產業園(20萬平方米) | |
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運小鎮項目(25萬方) | |
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商業CBD項目(17萬方) | |
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總部獨棟項目(18萬平方米) | |
廣東省東莞市沙田集成電路產業園項目(20萬平方米) | |
廣西省南寧市鋼貿產業園項目(1077畝) |
實戰經驗:
李老師深耕環保工低碳產業園區域近20年,以“技術落地+產業賦能”為核心,融合環境理工專業深度與跨類型園區實戰經驗,從國企產學研孵化、民企環保園區研發到500強集團產業戰略布局,再到央企背景產服公司統籌管理,始終扎根產業一線,推動多項科技成果轉化與行業標準落地,是兼具“技術研發+招商運營+戰略管理”三維能力的實戰型專家。
——任職中新產服城市產城運營有限公司期間
1)戰略與經營管理:從目標拆解到落地管控
過程動作:承接董事會戰略目標后,牽頭召開跨部門研討會(覆蓋人力、招商、運營等6大部門),將“海外布局+深度運營”核心戰略拆解為3大板塊、12項子任務,同步制定《戰略任務節點管控表》,建立“周例會復盤+月度進度審核”機制,對3個重大項目及36個關鍵任務節點實行“紅黃綠”三色預警管理;
對應結果:完成集團海外業務戰略規劃、研發戰略方案及企業文化升級方案的編制與落地;36個關鍵任務節點均按期達成,無延期情況;組織協作效率提升40%,跨部門溝通成本降低35%。
2)招商運營與深度服務:從體系搭建到品牌升級
過程動作:牽頭梳理12個在營項目的運營短板,制定《園區運營標準化手冊》,涵蓋客戶入駐全流程;搭建“線上直播推介+線下產業沙龍”雙線推廣體系,同步拓展供應鏈金融、企業出海代辦等增值服務,建立大客戶分級管理機制;
對應結果:累計服務客戶超500家(含專精特新小巨人50余家、高新企業200余家),完成并維護招商面積超100萬方;籌辦大型產業展會、推廣活動超100次,公司行業品牌知名度調研評分提升65%;大客戶續約率達92%,增值服務收入占比提升至18%。
3)資源拓展與產業投資:從渠道搭建到項目落地
過程動作:帶隊走訪深圳各區投促局、東莞各鎮街政府等20余個政務部門,簽訂《產業招商合作協議》15份;篩選50余家商協會及200余個中介渠道建立分級合作機制,制定《渠道激勵管理辦法》;聯合政府設立產業投資基金,組建5人盡調團隊,對鋰電池拆解、無人駕駛芯片等12個標的開展技術可行性與市場前景調研,對接比亞迪、華為等頭部企業進行資源匹配。
對應結果:成功推動深圳坪山18萬方甲級寫字樓、龍崗21萬方商業寫字樓等重點項目落地;海外布局取得突破,喀麥隆30萬噸鋼鐵項目、馬里新能源儲能項目進入施工階段;投資的4個高科技項目完成A輪融資,其中2個項目啟動上市輔導。
——任職光大集團期間
1)招商攻堅與項目拓展:從資源整合到載體落地
過程動作:開展華南地區產業載體市場盡調,覆蓋10余個城市、30余個同類園區,形成《招商定價與策略分析報告》;對接中表協、莞民投等機構建立常態化合作,組織“產業對接會”12場;針對東莞表面處理園區項目,組建專項拓展團隊,歷時6個月完成政策對接、土地勘測、規劃調整等18項前置工作,協調解決環評審批中的3項核心問題。
對應結果:搭建涵蓋10余家國央企、30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招商資源庫,累計服務客戶超200家,完成并維護招商面積超50萬方;成功拓展深圳7萬方生物醫藥產學研載體、東莞5萬方松山湖產研載體、廣西1000畝電鍍+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,東莞2個表面處理園區(總建面30萬方)實現當年拿地當年啟動招商。
2)產業研究與標準化建設:從數據調研到體系輸出
過程動作:聚焦半導體、新能源等重點領域,組建4人研究小組,通過企業訪談、專利分析、市場數據梳理等方式,針對園區管理亂象,牽頭成立標準化小組,梳理開發、建設、招商等全流程節點;
對應結果:《COBLED全球顯示行業調研報告》《華南區環保表面處理園區投資分析》等成為集團項目決策核心依據,推動集團新增半導體配套園區業務板塊;18項管理制度(含投策測算標準、ESG管理手冊等)全面落地,園區招商周期縮短25%,運營投訴率降低60%。
——任職南峰集團期間:
1)研發戰略與團隊搭建:從方向錨定到機制完善
過程動作:深入集團3個電鍍園區一線,與20余名運營人員座談,梳理出“廢水處理成本高、資源回收率低”等6大核心痛點;
對應結果:明確5個優先級研發課題,研發投入方向與運營需求匹配度達100%;團隊研發效率提升30%,核心成員留存率達90%;制度落地后,研發經費使用合規率達100%,成果轉化積極性顯著提升。
——任職中科龍崗科技轉化中心期間
1)產業載體從0到1:從規劃設計到招商運營的全鏈條推進
過程動作:作為項目經理,牽頭對接龍崗城投集團與中科院技術轉移中心,明確“產學研融合”園區定位,創新提出“孵化器專業運營團隊+實體企業共建”模式,與朗坤環保敲定合作細節。
對應結果:中科朗坤綠色低碳產業園(20萬方)如期落地,從拿地到開園僅用時22個月,搭建的招商運營體系實現入園企業30家,出租率達85%;共建模式被龍崗區列為產學研合作典型案例,獲政府專項扶持資金200萬元。
2)科技成果轉化落地:從資源對接至生態培育
過程動作:梳理中科院104個研究所的198個項目資源,建立《優質科技成果數據庫》;在園區設立技術轉移中心,推出“免費場地+技術對接”孵化政策;帶隊赴京津冀魯對接12個科研團隊,組織“成果對接會”8場,促成與波頓集團、朗坤環保等企業的技術合作。
對應結果:引入企業中環保及上下游企業占比60%,培育國家高新企業3家,入孵企業知識產權擁有量超100件;實現技術轉移合作項目12個,帶動園區企業年產值增長40%;參與的《環保行業發展研究報告》《動力鋰電池國際專利分析》成為中科院區域合作決策參考資料。
中國稀土集團、金茂源環保集團、廣州市花都區城投、珠海市金灣區城投、珠海市高新區建投、深圳市坪山區城投、深圳市寶安區西鄉產投、中山市城建集團、惠州市大亞灣城投、比亞迪、華為、朗坤環保、波頓集團、中環保、莞民投、中表協、湖南長沙一力集團、湖南跨境電商協會、廣西南寧市清秀區城投、廣西欽州市高新區城建、駿翔集團、南京大學、山東大學、東莞理工城市學院等
方案索取
電 話:4006-900-901 / 17717312667(小威)

微信咨詢:小威
項目定制